面色黧黑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等病理性原因相关。若长期存在且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导致局部黑色素沉积形成黧黑面容。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均匀的面部肤色加深,无其他身体不适,通过加强物理防晒、使用遮阳伞等措施可改善。
2、肝脏疾病
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导致肝功能异常时,会影响雌激素灭活和酪氨酸酶代谢,使皮肤出现古铜色或青灰色改变。患者常伴随肝掌、蜘蛛痣、腹胀等症状,需遵医嘱服用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3、内分泌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会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过量黑色素。特征性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其在关节褶皱处明显,需通过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激素替代治疗。
4、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导致尿毒素蓄积并刺激黑色素沉积,可出现面色灰暗伴眼睑水肿。此时需进行血液透析,并使用碳酸镧咀嚼片、肾衰宁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
该症状若持续存在或伴随乏力、水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完善肝功能、肾上腺CT、肾功能等检查。日常需注意避免暴晒,保证充足睡眠,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