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该病通常进展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尿、腰痛等典型表现。
肾细胞癌好发于40-70岁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其发生与吸烟、肥胖、高血压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多起源于近端肾小管上皮,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可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至肺、骨等器官。典型三联征包括无痛性肉眼血尿、腰部钝痛及腹部触及肿块,但三者同时出现的概率不足10%。部分患者可能因转移灶引发骨痛、咳嗽、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需通过穿刺或术后病理活检。
对于局限性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保留肾单位手术适用于特定病例。晚期患者可采用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帕唑帕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或应用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泌尿系超声筛查,出现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及胸部影像学监测复发。早期发现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但转移性病例预后较差,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