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梅毒是梅毒的晚期阶段,通常在感染后2-30年出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心血管系统受累、神经系统病变以及骨骼关节损害等,具体表现因累及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1、皮肤黏膜损害
典型表现为树胶样肿,常见于头面部、四肢和躯干。初期为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后形成溃疡,边缘整齐且基底呈暗红色,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黏膜部位可出现口腔、鼻腔的深在性溃疡,严重者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或硬腭穿孔。
2、心血管系统受累
多发生在感染后10-30年,以梅毒性主动脉炎最常见。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口狭窄,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主动脉瘤形成时可能引起胸骨后疼痛,瘤体破裂可导致猝死。
3、神经系统病变
神经梅毒可分为脑膜血管型和脑实质型。前者表现为头痛、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后者包括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典型症状有闪电样疼痛、共济失调、人格改变及记忆力衰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阿罗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4、骨骼关节损害
长骨和颅骨易受累,表现为骨膜炎、骨髓炎,出现夜间加重的骨痛。关节滑膜受累可致关节积液,但通常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或感染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测(如TPPA、RPR)、脑脊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已形成的器质性损害不可逆转,因此早期筛查和治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