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子宫低回声是什么?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子宫低回声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描述性术语,通常指子宫内出现回声强度低于正常组织的区域,可能与生理性改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或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1、生理性改变

部分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可能出现子宫内膜暂时性增厚或形态改变,超声下可表现为局部低回声区。这种情况通常无特殊症状,随着月经结束可能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2、子宫肌瘤

这是最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肌瘤组织密度均匀时在超声下呈现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团块,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可能伴随经量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

3、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的带蒂赘生物,超声可见宫腔内类圆形低回声结构,直径多在1-2厘米之间。部分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临床表现。

4、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增厚伴蜂窝状低回声区,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及子宫均匀性增大。

5、恶性肿瘤

少数情况下,子宫内膜癌或子宫肉瘤等恶性病变早期可能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团块,常伴有异常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这种情况发生率较低但需高度重视。

发现子宫低回声后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宫腔镜、磁共振或诊断性刮宫等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建议每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或月经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