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太阳中风证?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太阳中风证是中医外感病太阳经证的一种类型,主要由风邪侵袭肌表、营卫失调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恶风、头痛、自汗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症状表现

太阳中风证典型表现为发热同时伴有恶风(遇风则怕冷加重)、头部钝痛或胀痛、自汗(不因活动或高温自然出汗)。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打喷嚏、脉浮缓(脉搏浅表且频率较慢)等症状,舌苔薄白。与太阳伤寒证的“无汗”不同,自汗是本证的鉴别要点。

2、病因病机

本证因人体腠理不固,风邪挟寒侵袭太阳经所致。风性开泄导致卫阳外浮,与邪气交争则发热;卫外不固则恶风、自汗。营阴不能内守,与卫气失和,形成“营弱卫强”的病机特点。若失治可能发展为项背强急的“太阳痉病”或传入阳明经。

3、治疗方法

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原则,代表方剂为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若兼项背强痛可加葛根;若咳嗽痰白可加厚朴、杏仁。治疗期间需避风,服药后啜热粥助药力,忌食生冷。需注意与太阳伤寒证鉴别,后者需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四诊合参明确证型。避免自行使用发汗过猛的药物,防止损伤正气。日常应注意保暖,适度锻炼以增强卫外功能,风寒季节减少长时间户外暴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