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本身不具有传染性。该疾病并非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因此不会通过日常接触、血液或体液传播给他人。
尿毒症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有关,例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此外,遗传性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这些病因均属于非传染性病理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尿毒症患者可能因血液透析治疗共用医疗设备而存在交叉感染风险,但这与尿毒症本身无关。若患者合并乙型肝炎、HIV等传染性疾病,需严格按照院感防控要求进行隔离处理。日常护理尿毒症患者时,保持正常接触即可,无需特殊防护。
建议尿毒症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延缓疾病进展。若出现水肿、少尿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