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是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通常分为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三个部分,具有狭窄和弯曲等结构特点。其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及临床操作密切相关。
1、分部特点
男性尿道全长约16~22cm,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前列腺部位于前列腺内,膜部穿过尿生殖膈,海绵体部贯穿阴茎海绵体,其中膜部位置固定且较薄弱,易受外力损伤。
2、三个狭窄
男性尿道存在三处生理性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其中尿道外口最为狭窄,这些狭窄部位在导尿或器械操作时可能增加难度,也是结石易滞留的位置。
3、两个弯曲
尿道存在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两个生理弯曲。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位置固定不可改变;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前上方,阴茎勃起或上提时此弯曲可变直。临床导尿时需注意调整体位以顺应弯曲走向。
男性尿道结构的这些特点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进行导尿、膀胱镜检查等操作时,需特别注意狭窄部位的操作手法,避免造成黏膜损伤。若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