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常规检查结果,通常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数值变化进行判断。临床常用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分级标准来评估严重程度。
1、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计数低于4×10⁹/L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分为4级,1级为3.0-3.9×10⁹/L,2级为2.0-2.9×10⁹/L,3级为1.0-1.9×10⁹/L,4级低于1.0×10⁹/L。不同化疗方案对白细胞的抑制程度有所差异。
2、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⁹/L即为减少,当低于0.5×10⁹/L时为粒细胞缺乏。该指标对感染风险评估尤为重要,持续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高。部分分级标准将中性粒细胞减少单独作为评估指标。
3、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时提示骨髓抑制,重度减少指低于50×10⁹/L。分级标准中4级血小板减少为低于25×10⁹/L,可能引发出血风险。血小板减少通常较白细胞恢复更慢。
4、血红蛋白降低
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提示贫血。化疗相关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分级标准中3级为血红蛋白65-79g/L,4级低于65g/L。需注意与其他原因贫血鉴别。
患者化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骨髓抑制程度、原发肿瘤类型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判断,切忌自行使用升血药物。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