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镰刀菌属以及隐球菌属等,具体类型需结合临床检查和培养结果判断。
1、念珠菌属
白假丝酵母菌是眼部真菌感染中较常见的菌种,多发生于角膜接触镜佩戴不当或眼表损伤后。此类真菌可引起真菌性角膜炎,表现为眼红、疼痛、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角膜溃疡。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2、曲霉菌属
烟曲霉和黄曲霉是眼内炎的重要致病菌,常见于眼部外伤或农作物损伤后感染。曲霉菌感染进展迅速,可导致眼内化脓性炎症,伴有前房积脓、玻璃体混浊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需警惕此类感染。
3、镰刀菌属
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常见于植物性角膜损伤后,尤其在农业劳作中易发。感染后角膜出现羽毛状浸润灶,伴有卫星灶形成,病程迁延易反复。热带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及时进行角膜刮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4、隐球菌属
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如艾滋病或器官移植术后人群。该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累及脉络膜、视网膜,引起视网膜炎或脉络膜脓肿,可能伴发脑膜脑炎等全身症状。
当出现眼痛、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疑似真菌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角膜刮片、共聚焦显微镜等专业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真菌滴眼液,避免擅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加重感染。日常应注意眼部防护,处理植物或土壤后及时清洁双手,佩戴角膜接触镜者需做好镜片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