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肘后三角是什么?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肘后三角是肘关节后方由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组成的三角形解剖结构,常用于判断肘关节是否存在脱位或骨折。正常情况下,肘关节屈曲时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伸直时则位于一条直线。

1、结构组成

肘后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为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和尺骨鹰嘴。肱骨内上髁位于肱骨远端内侧,是前臂屈肌群的附着点;肱骨外上髁位于肱骨远端外侧,为前臂伸肌群的起点;尺骨鹰嘴是尺骨近端向后突出的骨性结构,与肱骨滑车构成肘关节的主要部分。

2、正常位置关系

当肘关节屈曲90度时,这三个骨性标志形成等腰三角形,两腰长度相等。肘关节完全伸直时,三点会排列成一条直线。这种动态变化是肘关节活动时骨骼相对位置的自然体现,也是临床触诊的重要依据。

3、临床意义

肘后三角的形态改变对肘部损伤诊断有重要价值。若肘关节脱位,三点关系会发生异常,如尺骨鹰嘴移位导致三角形结构破坏;肱骨髁上骨折时,由于骨折端移位可能使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的相对位置改变。医生通过触诊对比健侧与患侧的三角关系,可初步判断损伤类型。

若肘部外伤后出现肿胀、畸形或活动受限,建议及时就诊检查。X线等影像学检查能明确损伤程度,骨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日常活动中应注意保护肘关节,避免暴力撞击或过度负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