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保护性结构,由羊膜、绒毛膜等组成,包裹着胚胎及羊水,在妊娠期间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胎膜的完整性对胎儿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若发生破裂可能导致早产或感染风险。
胎膜主要包括羊膜和绒毛膜两部分。羊膜是胎膜的最内层,直接包裹胚胎和羊水,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具有分泌和吸收羊水的功能。绒毛膜位于羊膜外层,富含血管网络,通过与子宫内膜结合形成胎盘结构,负责母体与胎儿间的物质交换。
在妊娠过程中,胎膜从受精后第7-8天开始形成,随着孕周增加逐渐扩展。羊膜腔内的羊水量在孕20周时约400ml,至足月妊娠可达800-1000ml,为胎儿提供缓冲保护,帮助维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环境。胎膜中的酶类物质如金属蛋白酶还参与分娩启动的生理过程。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指在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发生率约占足月妊娠的8-10%。这种情况可能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异常或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监测,避免发生脐带脱垂、宫内感染等风险。临床通过阴道pH试纸检测、超声羊水量评估等手段进行诊断。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B超观察胎膜完整性。若出现阴道流液、持续湿润感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诊。保持均衡营养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和铜元素,有助于维持胎膜胶原蛋白结构的稳定性。遵医嘱进行胎心监护和感染指标检测,可有效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