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脏支架后需要服用哪些药物?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支架术后一般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及其他辅助药物,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病情遵医嘱调整。术后规律用药有助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复发。

1、抗血小板药物

支架术后需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则通过阻断P2Y12受体增强抗栓效果。双联治疗疗程一般为6-12个月,后续可能改为单药长期维持。

2、他汀类药物

常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匹伐他汀等,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这类药物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病变进展,建议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3、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对于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能有效控制心率,目标静息心率建议维持在55-60次/分。

4、ACEI/ARB类药物

依那普利、培哚普利或缬沙坦等药物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患者。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5、其他辅助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心绞痛症状,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存在血管痉挛或β受体阻滞剂禁忌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用于预防消化道出血,特别是高危出血患者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

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胸痛复发、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