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是一种天然矿物中药,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通常形成于盐湖或干涸的盐碱地中。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咸,归胃、大肠经,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等功效,需经炮制后入药使用。
1、来源与成分
芒硝是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硫酸钠(Na₂SO₄·10H₂O)。其形成与内陆湖泊或海湾的蒸发作用密切相关,我国山西、河北等地均有产出。现代分析显示,芒硝遇水易溶解,释放出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
2、药用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芒硝通过高渗作用刺激肠黏膜,促进肠液分泌,常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临床常与大黄配伍使用,如大承气汤。外用时,其溶液湿敷可缓解乳腺炎初起的红肿热痛,还能用于口腔溃疡的含漱。
3、外用与制剂
芒硝结晶粉碎后制成散剂可用于皮肤疮肿外敷,其10%水溶液可作为眼科洗眼剂治疗结膜充血。现代将精制芒硝(玄明粉)用于肠道造影前的清肠准备,其导泻作用较温和。
4、使用注意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虚泄泻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内服过量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外敷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脱水。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日用量为6-12克,入汤剂需溶化后服,不宜煎煮。
使用芒硝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不可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外治疗法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出现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诊。药材保存需密封防潮,避免与金属容器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