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既不属于寒性也不属于热性,其药性为温性。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苍术具有辛、苦的性味,归脾、胃经,在中医理论中多用于燥湿健脾或祛风散寒。使用时需结合体质及具体症状,避免药性不适。
从中医四气理论来看,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温性属于次级热性。苍术的温性特征使其能够有效驱散体内寒湿,改善因寒湿困脾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药材的温燥之性还能通过发汗方式祛除肌表风寒,这正是其被纳入九味羌活汤等经典方剂的原因。
使用苍术需注意体质适应性。对于湿热内蕴出现口苦、尿黄症状者,或阴虚火旺伴有潮热盗汗的人群,温燥性质的苍术可能加重体内燥热。在中医配伍时,常与黄柏等清热药搭配形成二妙丸,既发挥燥湿功效又避免助热。
建议在使用苍术前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中医师通常会根据舌象脉象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并控制常用剂量在3-9克范围内。储存时需注意防潮,避免药材受潮后发生霉变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