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抗炎消肿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峻烈,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1、息风镇痉
蜈蚣主入肝经,能平肝潜阳、熄风止痉,常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癫痫抽搐及破伤风等肝风内动证。其含有的毒性蛋白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缓解肌肉痉挛。
2、通络止痛
本品性善走窜,能祛除经络中的风湿之邪,对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有显著疗效,常与全蝎配伍使用,增强通络效果。
3、攻毒散结
蜈蚣外用可拔毒消肿,内服能消散痰核,适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病症。其含有的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成分,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
4、抗炎消肿
现代研究表明蜈蚣提取物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5、促进血液循环
蜈蚣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改善微循环障碍,临床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行不畅相关疾病,常与丹参、川芎等活血药材配伍。
蜈蚣属于有毒动物类药材,需严格炮制后使用。内服剂量需根据病情控制在0.5-3克,过量易引起中毒反应。孕妇、阴虚火旺及出血倾向患者禁用,外用时避免接触黏膜组织。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不可自行配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