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具体操作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常见方法包括经皮内镜手术、射频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并在术中实时引导下完成操作。
1、经皮内镜手术
医生在局部麻醉下于颈部后侧切开约7毫米的小孔,通过内镜通道置入手术器械。在内镜直视下切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或骨赘,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术后患者恢复较快,通常需佩戴颈托保护1~2周。
2、射频消融术
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穿刺针将射频电极送达病变神经附近。在X线或CT引导下,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选择性毁损病变神经末梢。该术式创伤极小,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但对严重椎间盘突出者效果有限。
3、经皮椎体成形术
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骨穿刺针将骨水泥注入塌陷椎体。术中需精准控制骨水泥注入量和速度,避免渗漏至椎管。该手术能快速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术后需卧床24小时后逐步恢复活动。
术后需遵医嘱佩戴颈托保护,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微创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仍可能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在三级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术后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和康复理疗,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