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眼睛出血了怎么办?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眼睛出血可能与结膜下出血、眼部外伤、高血压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根据具体病因遵医嘱治疗。

1、观察休息

若为无明显诱因的结膜下出血,通常表现为眼白部分片状出血,无疼痛或视力下降,可能与咳嗽、揉眼等因素有关。此时建议避免揉搓眼睛,保持眼部清洁,多数情况下出血可在一周左右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2、冷敷热敷

外伤引起的眼睛出血在24小时内可用无菌纱布包裹冰袋冷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促进积血吸收。

3、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眼药水。若存在高血压需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干眼症患者可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

4、手术治疗

严重眼球穿透伤或眼底出血患者,需进行巩膜缝合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需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

出现眼睛出血需立即停止剧烈运动,避免服用抗凝药物。建议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若伴有头痛、视力骤降、眼痛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