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睡觉抽搐是为什么?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睡觉抽搐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低钙血症、癫痫或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原因有关。若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睡觉时偶尔出现抽搐多与肌肉疲劳、睡眠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白天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夜间肌肉放松时易引发短暂抽搐。此外,突然改变睡姿可能压迫神经,导致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这类抽搐通常持续时间短,调整睡姿或热敷后可缓解。

2、低钙血症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手足抽搐。这种情况在孕妇、青少年快速生长期人群及维生素D缺乏者中较常见。患者可能伴随指甲变脆、皮肤干燥等症状,可通过葡萄糖酸钙片、碳酸钙D3片及维生素D滴剂进行补充治疗。

3、癫痫或周围神经病变

癫痫患者在睡眠中可能出现局灶性抽搐,与大脑异常放电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由于神经传导异常,可能出现下肢不自主抽动,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这类情况需通过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确诊,可能需要使用苯妥英钠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或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若排除生理性因素后仍频繁抽搐,建议前往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电解质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确诊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钙剂或抗癫痫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