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通常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发现。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肺结核的常用筛查手段,能够显示肺部是否存在结节、空洞或渗出性病变等典型结核病灶。CT检查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更高,可发现微小钙化灶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2、痰涂片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痰液样本进行抗酸染色,在显微镜下检测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敏感度相对有限,通常需连续3天送检以提高检出率,阳性结果可辅助确诊。
3、结核菌素试验
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注射至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皮肤硬结直径。硬结直径≥15mm或伴有水疱等强烈反应,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但该试验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XpertMTB/RIF等核酸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及其耐药基因。该方法灵敏度高,2小时内即可获得结果,尤其适用于疑似耐药结核或HIV合并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
5、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痰液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可通过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或组织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性病变,结合病原学检测可明确诊断。
若出现咳嗽、低热、盗汗等疑似肺结核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检查,确诊后需规范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隔离防护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