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免疫抑制剂以及纠正贫血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评估结果制定。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从而改善肾血流动力学。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缬沙坦等药物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
3、利尿剂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物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钠离子,缓解水肿症状。使用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4、免疫抑制剂
对于存在免疫异常活动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但需严格监测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5、纠正贫血药物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可用于改善肾性贫血。慢性肾炎常伴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及时纠正贫血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药物治疗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方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