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根据损伤深度通常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三个级别,其中Ⅱ度烧伤可进一步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这种分级方式有助于评估伤情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
1、Ⅰ度烧伤
损伤仅累及表皮浅层,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但无水疱形成。皮肤表面干燥,按压时出现短暂苍白后迅速恢复原色。此类烧伤通常在一周内自行愈合,不会遗留疤痕,但可能有短暂色素沉着。
2、浅Ⅱ度烧伤
损伤达真皮乳头层,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较薄且疱液清亮。创面基底呈粉红色,湿润且疼痛明显。在无感染情况下,约2周可愈合,可能遗留轻度色素改变,但一般无瘢痕形成。
3、深Ⅱ度烧伤
损伤深达真皮网状层,水疱较少或疱壁较厚,疱液可能混浊。创面基底呈红白相间或苍白色,痛觉较为迟钝。此类烧伤愈合需3-4周,易形成增生性瘢痕,常需手术干预促进修复。
4、Ⅲ度烧伤
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可累及肌肉、骨骼等深层结构。创面呈蜡白、焦黄或炭化状,质地如皮革般坚硬,痛觉完全消失。此类烧伤无法自行愈合,必须通过植皮等手术治疗,愈后会形成明显瘢痕挛缩。
烧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降温,避免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偏方。Ⅱ度及以上烧伤,特别是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位于面部、关节等特殊部位时,应及时到烧伤专科就诊。深度烧伤患者需警惕感染风险,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创面护理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