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咽部乳头状瘤是怎么回事?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咽部乳头状瘤的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局部慢性炎症刺激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该病变属于良性肿瘤,但需及时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咽部乳头状瘤的主要病因,尤其是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乳头状突起。患者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痒或声音嘶哑等症状。治疗时可选择激光、冷冻等物理切除方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辅助抗病毒治疗。

2、局部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或反复机械性损伤(如频繁咳嗽、吸烟)可导致黏膜持续受损。炎症因子刺激下,局部上皮细胞修复异常,可能诱发乳头状瘤生长。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控制反流,或通过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缓解慢性炎症。

3、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或HIV感染者,对HPV的清除能力下降,易出现病毒持续感染。此类患者可能伴随其他部位感染灶,治疗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结合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调节剂,并定期复查免疫功能指标。

若发现咽部存在乳头状新生物,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通过喉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抠抓或使用偏方处理,以免刺激肿瘤增长或引发感染。规范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