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判断。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生殖支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其他类型传播风险相对较低。
1、呼吸道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等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感染者需佩戴口罩隔离。
2、性接触传播
生殖支原体属于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感染后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伴侣双方需同时治疗并暂停性生活。
3、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生殖支原体时,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孕晚期需进行相关筛查并及时干预。
日常预防需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接触呼吸道感染者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性行为需使用避孕套防护。出现持续咳嗽、尿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呼吸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通过咽拭子培养、PCR检测等方法确诊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