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肾病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可能与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腰痛、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肾功能衰竭。
尿路梗阻可能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部位,常见的病因包括泌尿系结石、肿瘤压迫、前列腺增生以及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长期梗阻会导致肾盂积水,肾实质逐渐萎缩,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腰部胀痛、尿量减少,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若合并感染,还可能伴随发热、脓尿等症状。
对于梗阻性肾病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结石引起的梗阻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出;肿瘤患者可能需要切除肿瘤或放置输尿管支架;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缓解症状。若出现严重肾积水或肾功能急剧恶化,需及时手术解除梗阻。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多饮水、避免憋尿,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尿路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