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疼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药物治疗
腰椎疼痛可能与炎症、肌肉痉挛或神经受压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配合乙哌立松片改善肌肉紧张。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神经根水肿,但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20分钟为宜。腰椎牵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患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脉冲磁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手段能缓解深层组织炎症,通常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
3、手术治疗
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对于腰椎滑脱或椎管狭窄患者,可能需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并严格遵循康复训练计划。
4、中医治疗
针灸选取肾俞、腰阳关等穴位,配合艾灸温通经络。中药外敷可使用活血止痛膏,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需经中医师辨证。推拿手法应避开急性炎症期,以防加重损伤。
5、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避免单侧负重超过5公斤,建议采用双肩背包。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小燕飞训练,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10cm软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
出现持续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二便功能障碍时,需立即就诊排除马尾神经综合征。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MRI评估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需结合影像学变化和功能评估结果。自行使用止痛药不宜超过1周,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