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通常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心脏冠状动脉病变等严重后果。
1、心脏并发症风险
川崎病最严重的危害在于可能损伤冠状动脉,约15-25%未经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这种血管病变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需要心脏超声持续监测。
2、系统性炎症反应
该病会引起持续高热、四肢末端红肿、皮疹等多系统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或肝功能异常。全身血管炎症反应若不能及时控制,可能累及中型动脉。
3、治疗特殊性
标准治疗方案需在发病10天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窗口期短。部分对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儿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治疗过程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确诊川崎病后建议立即住院治疗,规范完成免疫球蛋白输注疗程。恢复期需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6-8周。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皮肤状态,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心脏评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