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治疗肾性贫血?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输血治疗、透析方案调整以及肾移植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建议患者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病因治疗

肾性贫血多由慢性肾脏病引起,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控制高血压患者可使用硝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胰岛素、二甲双胍等药物维持血糖稳定,从源头上减少肾脏损伤。

2、药物治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核心治疗药物,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可补充造血原料,静脉铁剂适用于口服吸收障碍者。新型药物罗沙司他胶囊可通过调节铁代谢改善贫血。

3、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急性失血、严重缺氧时,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快速纠正贫血。但长期输血可能引发铁过载、感染等风险,通常作为应急措施。

4、透析方案调整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可通过优化透析液成分、延长单次透析时间至4-4.5小时、采用高通量透析器等方法,更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5、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成功接受肾移植后,随着肾功能恢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逐渐正常,贫血多能显著改善。但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患者应每月监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需特别注意,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自行调整用量可能导致高血压、血栓等并发症,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