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的原则通常包括确保现场安全、快速评估伤情以及及时止血处理等,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具体分析:
1、确保现场安全
急救前需确认环境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应设置警示标志或转移伤者至安全区域。若现场存在漏电、火灾等危险,需先排除隐患,确保施救者和伤者的安全。
2、快速评估伤情
检查伤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若存在大出血,立即用干净纱布或衣物按压伤口止血;若发现开放性骨折,避免移动患肢,用夹板或硬物固定后再搬运。同时需观察是否存在内脏损伤、颅脑外伤等隐匿伤情。
3、及时止血处理
对于活动性出血,直接加压包扎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若四肢动脉破裂出血且加压无效,可在近心端使用止血带,并记录使用时间,每隔30分钟松解一次。浅表擦伤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降低感染风险。
急救过程中应避免随意移动伤者颈部或脊柱,防止加重损伤。完成初步处理后需尽快联系急救中心,转运途中持续监测伤者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受伤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以便后续医疗救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