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六项检查结果需要结合各项激素水平进行综合分析,通常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以及催乳素等指标。不同激素的异常可能提示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需由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1、卵泡刺激素
卵泡刺激素(FSH)的正常范围随生理周期变化,育龄期女性卵泡期约为3.5-12.5IU/L。若FSH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若数值显著降低,可能与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异常有关。
2、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LH)在排卵期达到峰值,正常范围为2-15IU/L。LH与FSH比值异常(如>2)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若LH水平过低,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功能。
3、雌二醇
雌二醇(E2)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卵泡期正常值约在20-150pg/mL。数值过低可能反映卵巢功能减退,过高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颗粒细胞瘤等疾病。
4、孕酮
孕酮(P)在黄体期达到峰值,正常范围约1.7-27ng/mL。排卵后水平持续偏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非孕期数值异常升高需排除肾上腺或卵巢肿瘤。
5、睾酮
女性睾酮(T)正常值通常低于0.75ng/mL。数值升高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或卵巢肿瘤相关,常伴随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症状。
6、催乳素
催乳素(PRL)正常值小于25ng/mL,显著升高(>100ng/mL)需警惕垂体泌乳素瘤。检测时应排除应激、哺乳等因素干扰,必要时进行垂体MRI检查。
检查结果需结合个体年龄、月经周期阶段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建议在月经第2-4天空腹抽血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和应激因素干扰。若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妇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