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痿”是什么意思?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痿”在中医理论中通常指肢体痿弱无力、肌肉萎缩或功能减退的一类病症,常见病因包括肺热叶焦、湿热浸淫、脾胃虚弱等。该病症可涉及运动功能或脏腑功能,需结合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1、肺热叶焦

肺主皮毛,若外感热邪或燥热伤肺,可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无法濡养肌肉筋脉。患者常伴随咳嗽、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下肢痿软无力。治疗需清肺润燥,常用方剂如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

久居湿地或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生,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典型表现为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伴有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临床多采用四妙丸等清热利湿方剂,配合针灸疏通经络。

3、脾胃虚弱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致脾胃运化失职。症状多见肌肉消瘦、肢体萎软,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治疗以补中益气汤等健脾益气为主,配合食疗调理。

出现持续性的肢体无力或肌肉萎缩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方法明确病因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针灸或康复训练,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病情。日常注意适度运动锻炼,保持均衡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