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低蛋白血症?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总蛋白或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通常与蛋白质合成减少、消耗过多或丢失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病因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营养不良导致原料不足,或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疾病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感染、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也可能加速蛋白质分解。患者常表现为下肢水肿、乏力、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或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诊断需通过血液生化检测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并结合肝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如肝病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同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状态。营养支持方面,可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必需氨基酸。

对于存在低蛋白血症风险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慢性肝病、肾病患者需加强监测。日常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蛋白摄入量。若出现进行性水肿或体重异常下降,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避免自行补充蛋白粉等营养剂,以免加重肝肾负担。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