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发汗药有哪些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发汗药作为一类中药,通常具有解表退热、缓解风寒、促进排毒、祛风除湿以及辅助治疗水肿等功效和作用。这类药物通过调节人体腠理开合,帮助排出体内病邪,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解表退热

发汗药通过扩张毛孔、促进汗液分泌,帮助排出体表的风寒或风热之邪。麻黄、桂枝等药物能刺激汗腺活动,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可降低体温约0.5-1℃。现代药理学显示这类药物能调节体温中枢,抑制致热因子释放。

2、缓解风寒

针对风寒束表导致的头痛、鼻塞症状,荆芥、防风等药物能温通经络。其有效成分可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直状态。临床观察显示用药后约30分钟可减轻寒战症状。

3、促进排毒

通过增加汗液排泄量,可排出体内尿素、乳酸等代谢废物。实验数据显示使用发汗剂后汗液中的毒素浓度提升约20%,但需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导致电解质失衡。

4、祛风除湿

羌活、独活等药物能驱散关节湿邪,改善风湿痹痛。其有效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肿胀,临床数据显示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可达65%左右。

5、辅助治疗水肿

部分发汗药通过"开鬼门"的方式调节水液代谢。如越婢汤中的麻黄配伍石膏,既能发汗又能利水,对急性肾炎引起的水肿有辅助疗效,但需配合利尿剂使用。

使用发汗药物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避免大汗淋漓导致虚脱。阴虚体质、自汗盗汗者慎用,服药期间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若出现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