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在医学上是指发生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疾病,可能由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变、感染等因素引起。日常口语中常被误用为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贬称,需注意区分。
1、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病的常见类型,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类疾病通常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或受压,引发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偏瘫、意识障碍,需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确诊。
2、神经退行性疾病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主要与神经元变性死亡相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病理特征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帕金森病则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有关。
3、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感染可导致神经损伤。例如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发热、癫痫发作,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多有颈部僵硬、颅内压增高表现,需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神经病患者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脑梗死急性期可行溶栓治疗,帕金森病需补充左旋多巴。注意避免将器质性神经病与精神心理疾病混淆,日常交流中不应使用该词进行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