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芩味苦性寒有何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芩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味苦性寒,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以及抗菌抗炎等功效作用。其药性特点使其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但需辨证论治。

1、清热燥湿

黄芩性寒能清热,味苦可燥湿,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泻痢等症状。其苦寒之性可清除中焦湿热,常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如急性肠炎或细菌性痢疾。

2、泻火解毒

本品归肺经,擅长清泻肺火,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有显著效果。对于热毒壅滞引发的疮疡肿毒,可配伍其他清热解毒药协同增效,改善局部红肿热痛。

3、凉血止血

黄芩能入血分以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鼻衄、咳血等症状。其寒凉性质可降低血液妄动趋势,常与生地黄等凉血药物配伍使用。

4、安胎

针对胎热不安的孕妇,黄芩可清除胞宫热邪,常与白术配伍组成安胎方剂。其清热作用可缓解胎动不安、阴道少量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

5、抗菌抗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所含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这种特性使其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炎症等疾病中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使用黄芩前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需严格遵医嘱。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药效流失。若需联合其他药物使用,建议提前咨询医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