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拔牙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1、日常护理
若牙痛由牙龈敏感或轻微炎症引起,可采取冷敷缓解肿胀,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并配合牙线清洁牙齿间隙,减少食物残渣刺激。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
3、根管治疗
龋坏较深或牙髓炎导致的牙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后填充材料并修复牙冠,以保留患牙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咬硬物影响修复效果。
4、拔牙
若牙齿严重龋坏、松动或智齿阻生反复引发炎症,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保留时,需手术拔除患牙。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并注意口腔清洁以防干槽症。
5、手术治疗
颌骨囊肿、肿瘤等病变引起的牙痛可能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并定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
出现牙痛症状时,建议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滥用药物,尤其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需谨慎用药。若伴随牙龈出血、面部肿胀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日常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或牙周问题可有效预防疼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