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鉴别诊断通常包括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需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综合判断。
1、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可通过内镜下的染色或放大技术进一步评估病变特征,同时进行组织取样以明确性质。该方法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尤为重要。
2、影像学检查
CT和MRI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侵犯情况。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胃壁增厚和肿瘤血供特征,MRI则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鉴别胃癌与胃间质瘤等占位性病变。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结合超声内镜判断肿瘤浸润层次。
3、病理活检
通过胃镜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后,需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可辅助鉴别胃癌类型,如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分子检测如HER2状态分析则为后续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4、实验室检测
血液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和CA72-4的测定,虽特异性有限,但动态监测可辅助评估病情进展。部分患者需检测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杆菌抗体,以评估胃黏膜萎缩或感染状态。
5、其他检查
对于疑似转移的患者,骨扫描或PET-CT可排查骨或全身转移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用于明确腹腔淋巴结或肝转移灶的性质,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检查的病例。
胃癌的鉴别需多学科协作,不同检查手段互为补充。患者若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或黑便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消化专科。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分析,避免自行解读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