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要注意止血护理、饮食调整、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以及按时复诊等事项,以促进创口恢复。具体注意事项需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调整,并遵医嘱执行。
1、止血护理
拔牙后需咬紧医生放置的棉球或纱布,通常持续30-40分钟以压迫止血。若出血量较多,可延长压迫时间至1小时,但避免频繁更换棉球或漱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继发性出血。24小时内唾液带有血丝属正常现象,无需过度紧张。
2、饮食调整
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24小时内选择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米粥、鸡蛋羹等,避免过热、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建议用健侧咀嚼,术后1周内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对创口的物理和化学刺激。
3、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或使用舌舔舐创口。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但需避开拔牙窝,配合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维持口腔卫生。术后3天内避免使用吸管,防止负压破坏血凝块。
4、避免剧烈运动
拔牙后48小时内需避免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防止血压升高导致创口出血。建议保持半卧位休息,减少头部血流压力,睡眠时垫高枕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按时复诊
若术后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肿胀加重或发热超过38.5℃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对于复杂拔牙或植入材料者,需按医嘱在术后7-10天拆线并复查愈合情况。
拔牙后需密切观察创口恢复状态,保持口腔清洁的同时避免过度清理。恢复期间若需使用止痛药或抗生素,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术后2周内避免频繁触摸或检查创口,确保血凝块稳定形成,降低干槽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