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放射性肠炎如何治疗?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药物治疗

放射性肠炎可能伴随黏膜损伤、炎症反应或感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硫糖铝混悬液、蒙脱石散等保护肠黏膜;奥美拉唑肠溶片、雷尼替丁胶囊等抑制胃酸分泌;若合并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腹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

2、饮食调整

急性期建议选择低渣、低纤维、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避免辛辣、高脂及乳制品。恢复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制剂保证营养摄入。

3、内镜治疗

针对肠黏膜出血或狭窄病变,可在内镜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止血,或通过球囊扩张术解除肠腔狭窄。对于顽固性出血,局部喷洒凝血酶或注射肾上腺素可能有效,严重狭窄者可放置肠道支架改善梗阻症状。

4、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穿孔、瘘管形成、完全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反复出血时,需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但放射性损伤区域组织愈合能力差,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术后可能需行肠造口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二期吻合。

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肛门清洁,腹泻频繁者可使用皮肤保护剂预防肛周湿疹。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肠镜及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若出现剧烈腹痛、便血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肠穿孔等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