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扩大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发的形态学改变,其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进展判断。若发现心脏扩大,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以免延误治疗。
心脏扩大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引起。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早期积极控制血压可逆转改变。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会造成相应心腔扩张,及时修复瓣膜功能可阻止病情恶化。扩张型心肌病常表现为全心扩大,易引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需长期药物干预。
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早期心脏扩大若未影响射血分数,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当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时,提示心脏代偿功能失代偿,需住院强化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此时病情危重。
心脏超声检查能准确评估各心腔大小和心脏收缩功能。确诊后应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包括降压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建议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低盐饮食并适度运动,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