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病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全身中毒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咽部假膜、发热、喉咙痛、声音嘶哑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并发症。
1、咽部假膜
白喉病的典型特征是咽部、扁桃体等部位覆盖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假膜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强行剥离可能导致出血。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吞咽疼痛和局部肿胀。
2、发热
患者常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发热通常与细菌毒素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3、喉咙痛
早期表现为咽部烧灼感和疼痛,尤其在吞咽时加重。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向耳部放射,并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形成特征性的"牛颈"外观。
4、声音嘶哑
当病变累及喉部时,会出现声音沙哑、犬吠样咳嗽等喉梗阻表现。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可能迅速发展为吸气性呼吸困难,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5、全身中毒症状
白喉杆菌产生的毒素可引发心肌炎、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患者可能在发病后2-6周出现四肢麻木、眼睑下垂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心悸、心律失常等心脏损害表现。
若出现疑似白喉症状,特别是咽喉部特征性假膜伴发热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细菌培养确诊。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和抗生素治疗是关键,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并接种疫苗预防。日常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按时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