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对于早期无明显症状者可通过局部用药控制发展,若影响视力或外观则需手术干预。
1、局部药物治疗
当翼状胬肉引发结膜充血或炎症反应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氟米龙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对于伴有干眼症状者,可联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保持眼表湿润。
2、手术治疗
当胬肉侵入角膜超过2毫米、影响视力或反复发作时,需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手术通过切除异常增生的结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并移植健康结膜组织覆盖创面,可有效降低复发率至5%以下。
3、术后护理
术后需使用典必殊滴眼液等激素类眼药水控制炎症,配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缓解术后不适。术后1周需每日换药,3个月内避免强光刺激和游泳,防止创面感染。
4、物理防护
户外活动时应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风沙、阳光等环境刺激。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辐射者,可定期使用冷敷贴缓解眼部充血症状。
5、定期复查
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角膜地形图和视力检查,监测是否有复发迹象。对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复发风险。
翼状胬肉患者应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发现眼部充血或异物感加重时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眼药水,若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返院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从事电焊等特殊工种者需做好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