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阻剂通常指能够阻断特定受体或通道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以及H2受体阻滞剂等类型。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1、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常见药物包括普萘洛尔片、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替洛尔片等,部分药物还可用于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
2、α受体阻滞剂
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高血压患者。临床常用特拉唑嗪胶囊、多沙唑嗪片、酚妥拉明注射液等,使用期间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3、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供血,广泛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治疗。常见药物有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地尔硫䓬缓释胶囊等,部分药物兼具抗心律失常作用。
4、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常用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等,这类药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5、H2受体阻滞剂
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常用于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代表药物包括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西咪替丁片等,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使用受阻剂类药物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调整剂量。妊娠期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需谨慎,服用α受体阻滞剂期间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