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后漏尿是怎么回事?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后漏尿可能与盆底肌损伤、激素水平变化、产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过度拉伸或损伤,可能导致尿道支撑力减弱,进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1、盆底肌损伤

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会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牵拉,使尿道周围支撑结构松弛。这种损伤会影响膀胱颈和尿道的正常位置,当腹压增高时可能出现不自主漏尿,常见于顺产产妇。

2、激素水平变化

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代谢改变,导致肌肉韧带松弛。这种生理性改变在产后未能完全恢复时,可能降低尿道关闭压,增加尿失禁发生风险。

3、产伤因素

产程延长、器械助产或胎儿过大等情况,可能直接损伤尿道括约肌或阴部神经。这类结构性损伤会破坏正常的控尿机制,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的漏尿现象。

出现产后漏尿建议尽早就诊评估,可通过盆底肌力检测判断损伤程度。轻中度患者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疗法配合凯格尔运动进行康复,每天坚持做3组、每组15次的盆底肌收缩训练。保守治疗无效或重度脱垂者,可能需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日常注意避免负重和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