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三重穴如何缓解疼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三重穴作为董氏奇穴中的重要穴位,通常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方法缓解疼痛,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该穴位位于手臂外侧,通过刺激可调节局部气血运行,改善经络阻滞状态,进而达到止痛效果。

1、针灸

医师使用无菌毫针刺入三重穴,通过提插捻转手法产生酸胀感。针灸可激活穴位所在的手少阳三焦经,促进β-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分泌,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中枢性疼痛效果显著。每次留针20-30分钟为宜。

2、按摩

用拇指指腹以每分钟60-80次的频率点按穴位,配合曲池、合谷等穴位效果更佳。按摩能放松前臂伸肌群,改善桡神经支配区域的血液循环,适用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痛。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3、艾灸

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3-5厘米处施灸,借助温热效应扩张毛细血管。艾灸产生的近红外线可穿透皮下4-5厘米,促进P物质代谢,对寒湿型腰痛、痛经等效果明显。每次灸治10-15分钟,局部出现红晕即可。

4、联合配穴

与肾关穴、心门穴配合使用可增强镇痛效果,形成"三合配穴法"。这种配伍能同时调节心、肾、三焦功能,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伴随的全身游走性疼痛。临床研究表明联合使用可提升37%的疼痛缓解率。

5、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破损等禁忌证。孕妇慎用下肢三重穴,避免引发子宫收缩。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性穴位周围瘀青,通常3-5日可自行吸收。若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实施穴位治疗时应穿着宽松衣物,保持治疗部位放松状态。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疼痛性质变化,若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应立即停止操作。建议配合疼痛日记记录发作频率和强度,为后续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