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若父母或家族中存在高血压患者,子女的患病风险会有所增加,但并非绝对会遗传给下一代。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个人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高血压的遗传倾向主要体现在基因对血压调节机制的影响。当直系亲属中有高血压患者时,子女可能遗传到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离子代谢或血管内皮功能的基因,导致对盐敏感性增强、血管收缩异常等问题。这类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在血压监测中发现数值偏高。
后天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容量增加,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可使患病风险显著升高。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比规律锻炼者高30%-50%。体重指数每增加3kg/m²,收缩压会上升4-5mmHg。吸烟者血管内皮损伤风险增加2-3倍,每日饮酒超过25克酒精可使血压明显升高。
建议有高血压家族史者从20岁起每年测量血压,日常保持钠盐摄入量低于5克/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范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向心血管专科医师反馈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