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个人体检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基础项目,具体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及医生建议进行选择。通过常规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体格检查
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础生理指标测量。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检查皮肤、淋巴结、甲状腺等体表器官,评估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炎症。心肺听诊可初步排查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问题,腹部触诊能发现肝脾肿大等体征。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筛查贫血或感染;尿常规能发现尿蛋白、尿糖等异常指标;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代谢功能;血脂血糖检测可预警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部分人群需加做肿瘤标志物筛查。
3、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观察肝、胆、胰、肾等器官结构;胸部X光片排查肺部结节或炎症;心电图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否正常。40岁以上人群建议增加颈动脉超声、骨密度检测等项目,女性需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或钼靶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基础体检,高危人群可根据医生建议增加专项筛查。体检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到专科门诊复查,切勿自行解读报告或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