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红外线疗法?

任诗峰 皮肤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红外线疗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进行物理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热效应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症状。其核心涉及定义、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需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

1、定义

红外线疗法属于光疗范畴,指利用波长760nm-1mm的红外线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该疗法分为近红外线(760-1400nm)和远红外线(1400nm-1mm)两种类型,通过特殊仪器产生可控的红外辐射,常用于康复科和理疗科。

2、作用机制

红外线的热效应能穿透皮肤3-5mm,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并加速代谢产物清除。研究显示其可刺激细胞线粒体活性,增强ATP合成,同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发挥镇痛作用。对于慢性炎症,可降低炎性介质浓度。

3、临床应用

适用于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等引起的慢性疼痛,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在烧伤科用于促进创面愈合,皮肤科治疗冻疮、压疮等循环障碍性疾病。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变具有缓解瘙痒的作用,但急性炎症期需禁用。

接受红外线治疗前应评估皮肤敏感性,治疗时保持20-30cm的安全距离,单次照射不超过30分钟。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灼热感应立即停止,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由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购买设备操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