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异常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形成溃疡病灶侵蚀血管导致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呕血或黑便,部分伴有上腹痛。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黏膜。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食管及胃底静脉异常扩张,在食物摩擦或压力骤增时可能破裂出血。该情况出血量大且凶险,需紧急就医处理,医生可能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

3、急性胃黏膜病变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发生严重创伤、感染时,胃黏膜屏障受损可引发广泛糜烂出血。患者可能突发呕血伴头晕、冷汗等症状,需立即停用损伤性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瑞巴派特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促进黏膜修复。

消化道出血属于急症,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禁食并平卧,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建议及时到急诊科就诊,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医生会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止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措施。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