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D抗原来划分的血型系统,主要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该系统在输血和妊娠管理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Rh血型分类
Rh血型系统包含多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临床意义最为重要。若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则为Rh阳性;若缺乏D抗原,则为Rh阴性。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占比约0.3%-0.4%,属于稀有血型。
2、临床意义
Rh血型不合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当Rh阴性者输入Rh阳性血液时,受血者体内会产生抗D抗体,可能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在妊娠过程中,Rh阴性孕妇若怀有Rh阳性胎儿,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尤其在第二胎时风险显著增加。
3、与其他血型区别
ABO血型系统根据A、B抗原分类,而Rh血型独立存在。两种血型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血型鉴定体系,临床输血前需同时检测ABO和Rh血型。Rh血型不存在天然抗体,通常通过输血或妊娠产生免疫抗体。
建议育龄期女性在孕前进行血型筛查,Rh阴性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体监测和预防性治疗。稀有血型人群可提前在血液中心备案,以备紧急用血需求。任何输血治疗前都必须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