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阴不足是怎么回事?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阴不足可能与情志失调、久病耗伤、饮食不节以及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该证型属于中医“心悸”范畴,多表现为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等症状,需及时调理避免病情加重。

1、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易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后会灼伤心阴。患者可能出现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等症,可遵医嘱使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等滋养心阴的中药制剂,同时配合冥想、音乐疗法等舒缓情志。

2、久病耗伤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发热等,会导致阴液持续亏损。这类患者除典型阴虚症状外,常伴有形体消瘦、夜间盗汗等表现,治疗时需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基础上,加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养心安神之剂。

3、饮食不节

长期嗜食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酒类,或过量服用温补药物如红参,会助阳化热损伤心阴。此类人群多见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燥热征象,日常可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羹、麦冬茶等滋阴膳食,避免午后剧烈运动加重阴虚。

4、过度劳累

长期熬夜或脑力劳动过度会使心阴持续耗损,常见于工作压力大的青壮年。此类患者多伴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建议采用子午觉养生法,每日午间小憩15-30分钟,配合按摩内关、神门等穴位以养心安神。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夜间11点后入睡。饮食方面可多食桑葚、黑芝麻等黑色入肾之品,因心肾相交有助于阴液互济。若出现持续心悸伴胸痛、晕厥等危急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自行滥用滋补药物加重阴阳失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